怎么鍛煉肱三頭肌的力量
減肥經(jīng)驗編輯
醫(yī)心科普
關鍵詞: #鍛煉
減肥經(jīng)驗編輯
醫(yī)心科普
關鍵詞: #鍛煉
增強肱三頭肌力量需結合針對性訓練、負荷漸進和動作規(guī)范,常見方法包括窄距俯臥撐、仰臥臂屈伸、繩索下壓等。
雙手間距小于肩寬,重心前移使肘關節(jié)貼近軀干,下降時胸部接近地面,推起時充分收縮肱三頭肌。該動作利用自身體重刺激肌肉,適合初學者。每周3次,每次4組,每組12-15次,組間休息45秒。進階者可抬高腳部或負重背心增加強度。
平躺于訓練凳,雙手持杠鈴或啞鈴伸直手臂,緩慢屈肘使重量降至額頭位置,再伸直手臂至起始位。注意保持大臂固定,避免肩部代償。建議選擇8-12RM重量,完成4組,動作速度控制在3秒下放、1秒舉起。EZ杠鈴能減輕手腕壓力。
使用龍門架高位滑輪,雙手握直桿或V繩,大臂貼緊身體兩側,下拉至大腿前側后緩慢回放。保持肘部位置不變,感受肌肉離心收縮。采用遞減組訓練法:先完成12次最大負重,立即減重30%繼續(xù)做到力竭,重復2-3輪可顯著提升肌耐力。
雙手撐于雙杠,身體前傾30度,屈肘下降至大臂平行地面后撐起,腰間懸掛杠鈴片增加阻力。該動作同時刺激胸肌下沿,需控制下降速度避免肩關節(jié)損傷。從自重訓練開始,逐步增加5-10kg負重,每周2次,每次3組8-10次。
單手持啞鈴舉過頭頂,上臂貼近耳側,屈肘將啞鈴下放至頸后,再伸直手臂。坐姿可減少腰部代償,使用5-8kg重量完成15次×3組。變式動作包括雙手持杠鈴片訓練,或使用彈力帶增加不穩(wěn)定因素提升神經(jīng)募集能力。
飲食方面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1.6-2.2克蛋白質,訓練后補充乳清蛋白和快碳。睡眠保證7小時促進肌肉修復。注意訓練前動態(tài)拉伸肘關節(jié),避免肘部超伸。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應降低重量,使用護肘加壓保護。長期訓練者可每8周更換動作順序,采用21響禮炮、超級組等方法突破平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