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怎么檢查才能確診出來

關鍵詞: #咽炎
關鍵詞: #咽炎
咽炎確診需結合臨床癥狀與醫(yī)學檢查,主要方法包括咽部視診、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喉鏡檢查及病理活檢。
醫(yī)生通過壓舌板觀察咽部黏膜狀態(tài),急性咽炎可見咽后壁充血腫脹,慢性咽炎多表現(xiàn)為黏膜增厚或淋巴濾泡增生。典型體征如咽部紅腫、分泌物附著可初步判斷炎癥類型,但需排除扁桃體炎等鄰近器官病變。
血常規(guī)可區(qū)分細菌性與病毒性感染,細菌感染時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咽拭子培養(yǎng)能明確致病菌種類,對鏈球菌等特定病原體檢測具有確診價值。過敏原篩查適用于反復發(fā)作的過敏性咽炎患者。
頸部CT或MRI用于評估深部組織受累情況,當懷疑咽后膿腫、腫瘤等并發(fā)癥時需采用。影像學能清晰顯示黏膜下層病變范圍,對鑒別結核性咽炎、惡性腫瘤等特殊類型有重要意義。
電子喉鏡可直觀觀察喉咽部細微病變,特別對聲門上區(qū)、梨狀窩等隱蔽部位炎癥評估更精準。動態(tài)觀察黏膜運動功能,有助于鑒別反流性咽炎與神經源性咽部異常。
對持續(xù)不愈的潰瘍性病變或異常增生物,需取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這是確診特異性咽炎如白喉、梅毒及早期鱗癌的金標準,能明確病變性質及細胞異型程度。
日常應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戒煙限酒并保持口腔清潔。用淡鹽水漱口可減輕黏膜刺激,室內使用加濕器維持50%-60%濕度。建議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吞咽疼痛期間選擇溫涼流質食物。長期聲音嘶啞或咽異物感應及時復查,反復發(fā)作需排查鼻竇炎、胃食管反流等誘因。急性期需休息聲帶,慢性患者可進行咽喉肌肉放松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