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按程度應該如何分類
口腔科編輯
健康萬事通
關鍵詞: #齲齒
口腔科編輯
健康萬事通
關鍵詞: #齲齒
齲齒按程度可分為淺齲、中齲和深齲三類,病變程度依次加重。齲齒是牙體硬組織在細菌作用下發(fā)生的慢性進行性破壞,主要與口腔衛(wèi)生不良、飲食習慣不當、牙菌斑堆積等因素有關。

淺齲病變局限于牙釉質層,表現(xiàn)為牙面出現(xiàn)白堊色或褐色斑塊,表面粗糙但無實質性缺損?;颊咄ǔo自覺癥狀,僅在口腔檢查時發(fā)現(xiàn)。淺齲可通過氟化物涂布、窩溝封閉等非侵入性方法治療,日常需加強巴氏刷牙法清潔,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再礦化。
中齲病變已突破釉質層累及牙本質淺層,形成明顯齲洞,對冷熱酸甜刺激敏感。牙本質小管暴露可能導致短暫性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癥狀消失。治療需去除腐質后采用玻璃離子水門汀或復合樹脂充填,建議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及時處理早期病變。

深齲病變接近牙髓腔,齲洞深大且常有食物嵌塞,冷熱刺激引發(fā)持續(xù)疼痛,可能伴發(fā)牙髓炎。牙髓測試反應可表現(xiàn)為敏感或遲鈍。治療需徹底清創(chuàng)后視牙髓狀態(tài)選擇間接蓋髓術或根管治療,嚴重者需拔除患牙。深齲患者應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防止牙體折裂。

預防齲齒需建立每日兩次巴氏刷牙、使用牙線清潔鄰面的習慣,限制高糖飲食攝入頻率。兒童建議每3-6個月涂氟一次,成人每年進行口腔檢查及潔治。出現(xiàn)牙齒敏感、變色或疼痛時應及時就診,早期干預可最大限度保留牙體組織。妊娠期婦女、正畸患者等高風險人群需加強菌斑控制,必要時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輔助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