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摘除術對于身體的危害有哪些

膽囊摘除術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包括消化功能暫時性減弱、膽汁反流性胃炎、腹瀉或便秘等。膽囊摘除后,多數患者可通過身體代償適應,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現長期不適。
膽囊摘除術后早期,由于膽汁持續(xù)流入腸道而非集中排放,部分患者會出現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表現為進食油膩食物后腹脹、腹瀉。這種情況通常在術后3-6個月內逐漸改善,隨著膽總管擴張代償儲存膽汁功能。術后膽汁持續(xù)分泌但缺乏膽囊濃縮,可能導致膽汁酸在腸道過度刺激,引發(fā)水樣腹瀉,醫(yī)學上稱為膽汁酸性腹瀉。約5-15%患者可能長期存在此癥狀,需通過考來烯胺散等膽汁酸結合劑改善。
少數患者術后可能出現膽汁反流至胃部的情況,引發(fā)膽汁反流性胃炎,表現為上腹灼痛、口苦等癥狀。這種情況與Oddi括約肌功能紊亂或胃腸動力異常有關,需通過鋁碳酸鎂咀嚼片等胃黏膜保護劑聯合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片治療。極少數患者可能因膽總管代償不足形成繼發(fā)性膽管結石,需要定期超聲監(jiān)測。
術后應保持低脂飲食,逐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避免暴飲暴食。建議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日5-6餐減輕消化負擔。術后三個月內限制動物內臟、油炸食品攝入,優(yōu)先選擇清蒸、燉煮烹飪方式。定期復查肝功能及腹部超聲,觀察膽管代償情況。若出現持續(xù)腹痛、黃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排查膽管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