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脘穴主要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消食導滯、調理氣機等作用,適用于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虛寒性胃痛等癥狀。
中脘穴屬任脈,艾灸該穴位可通過溫熱刺激驅散中焦寒邪,改善因寒涼飲食或外感寒邪導致的脘腹冷痛、腹瀉等癥狀。
該穴位為胃之募穴,艾灸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緩解食欲不振、腹脹等脾虛癥狀,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輔助療效。
通過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適用于飲食積滯引起的噯氣腐臭、脘腹脹滿,常配合足三里穴增強效果。
可疏通中焦氣機郁滯,改善因肝氣犯胃導致的胃脘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對胃腸神經官能癥有調節(jié)作用。
艾灸前后注意保暖避風,體質燥熱或實熱證患者慎用,孕婦及皮膚破損處禁用,建議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