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喝酒“上臉”者通常不建議多喝酒。喝酒后臉紅主要與乙醛脫氫酶活性不足有關,可能導致乙醛在體內蓄積,增加健康風險。
喝酒“上臉”是乙醛代謝異常的表現(xiàn)。酒精在體內先由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再通過乙醛脫氫酶分解為乙酸。乙醛脫氫酶活性不足時,乙醛無法被有效代謝,會刺激血管擴張導致面部潮紅,同時可能引發(fā)心悸、頭痛等不適。長期過量飲酒可能加重肝臟負擔,增加食管癌等疾病風險。
部分人群因基因缺陷導致乙醛脫氫酶活性極低,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出現(xiàn)明顯臉紅反應。這類人群對酒精的耐受性更差,乙醛蓄積可能直接損傷DNA,誘發(fā)細胞突變。此外,飲酒后臉紅者若強行通過訓練增加酒量,可能掩蓋酒精對身體的損害信號,延誤健康問題的發(fā)現(xiàn)。
建議喝酒易臉紅者控制飲酒量或避免飲酒,優(yōu)先選擇無酒精飲品替代。日??裳a充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綠葉蔬菜,幫助肝臟代謝。若需社交飲酒,應小口慢飲并配合進食,避免空腹飲酒加重不適。出現(xiàn)持續(xù)頭暈、嘔吐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