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會引起哪些疾病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等疾病。幽門螺桿菌是革蘭陰性微需氧菌,主要定植于胃黏膜,長期感染可導致胃黏膜損傷和炎癥反應。
1、慢性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細菌產(chǎn)生的尿素酶和細胞毒素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颊呖赡艹霈F(xiàn)上腹隱痛、餐后飽脹、噯氣等癥狀。治療需采用四聯(lián)療法,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膠體果膠鉍膠囊聯(lián)合用藥。
2、消化性潰瘍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導致胃酸分泌異常和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引發(fā)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典型表現(xiàn)為規(guī)律性上腹痛,胃潰瘍多在餐后疼痛,十二指腸潰瘍則呈空腹痛。常用藥物包括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枸櫞酸鉍鉀顆粒、甲硝唑片等,需配合根除治療。
3、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刺激胃黏膜淋巴組織增生,形成低度惡性B細胞淋巴瘤。早期多無癥狀,進展期可出現(xiàn)消化不良、體重下降。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部分早期病例逆轉(zhuǎn),常用克拉霉素分散片、蘭索拉唑腸溶片等藥物。
4、胃癌
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I類致癌物,其慢性感染可通過誘發(fā)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等癌前病變增加胃癌風險。早期胃癌常無癥狀,晚期可能出現(xiàn)嘔血、黑便、消瘦。預防需及早根除治療,藥物選擇包括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替硝唑片等。
5、缺鐵性貧血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影響鐵吸收或?qū)е侣允а?,引發(fā)缺鐵性貧血。表現(xiàn)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除補充硫酸亞鐵片等鐵劑外,需同步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常用藥物有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左氧氟沙星片等。
預防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需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共用餐具,定期進行碳13/14呼氣試驗篩查。感染者應嚴格完成全程藥物治療,治療后4-8周復查確認根除效果。日常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限酒,保持規(guī)律作息。出現(xiàn)持續(xù)上腹不適、黑便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胃鏡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家庭成員中如有感染者,建議共同篩查和治療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