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耳鼻喉科編輯
醫(yī)心科普
耳鼻喉科編輯
醫(yī)心科普
耳鳴可能由噪聲暴露、耳部感染、耵聹栓塞、梅尼埃病、聽神經瘤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避免噪聲、藥物治療、手術等方式干預。耳鳴是耳內或顱內無外界聲源時主觀感知的聲音,常表現為嗡嗡聲、蟬鳴聲等。

長期接觸機械噪音或突然爆震可能導致內耳毛細胞損傷,引發(fā)持續(xù)性耳鳴。典型癥狀為高頻蟬鳴音伴隨聽力下降,常見于建筑工人、飛行員等職業(yè)群體。臨床常用甲鈷胺片、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等藥物改善微循環(huán),重度聽力損失者需佩戴助聽器。
中耳炎或外耳道炎引發(fā)的炎性水腫可刺激聽覺通路,產生低頻轟鳴樣耳鳴。多伴隨耳痛、耳悶及膿性分泌物,兒童發(fā)病率較高。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慢性感染者可考慮鼓膜修補術。
耳道耵聹堆積壓迫鼓膜時會產生搏動性耳鳴,常伴耳道瘙癢和傳導性耳聾。使用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耵聹后,由醫(yī)生用耵聹鉤取出可立即緩解癥狀。避免自行用挖耳勺清理以防損傷耳道。

內淋巴積水疾病引發(fā)的耳鳴多呈波動性,發(fā)作時伴隨旋轉性眩暈和耳脹滿感??赡芘c內耳血管痙攣或免疫異常有關,確診后需長期服用鹽酸倍他司汀片控制癥狀,嚴重者可行內淋巴囊減壓術。
橋小腦角區(qū)腫瘤壓迫聽神經時,會出現單側漸進性耳鳴伴平衡障礙。增強MRI可明確診斷,早期通過伽馬刀放射治療可保留聽力,腫瘤直徑超過3厘米需行開顱切除術。

日常應控制耳機音量不超過60分貝,避免熬夜和攝入咖啡因。突發(fā)耳鳴持續(xù)24小時以上或伴隨眩暈、面癱時需立即就診,高血壓患者需監(jiān)測血壓波動。游泳時佩戴耳塞預防感染,擤鼻涕時應單側用力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