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結核病
傳染科編輯
醫(yī)路陽光
傳染科編輯
醫(yī)路陽光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肺部及其他器官。結核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發(fā)熱、盜汗、體重下降等。結核病主要有肺結核、淋巴結核、骨結核、腎結核等類型,其中肺結核最為常見。結核病需要長期規(guī)范治療,患者應遵醫(yī)囑用藥并定期復查。

結核病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含有結核菌的飛沫會懸浮在空氣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導致感染。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群體更容易感染結核病。結核菌可侵犯肺部形成肺結核,也可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tǒng)擴散至其他器官。
肺結核患者常見癥狀包括持續(xù)咳嗽超過兩周、咳痰、痰中帶血、胸痛等。全身癥狀可有午后低熱、夜間盜汗、乏力、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肺外結核癥狀因受累器官不同而異,如骨結核可出現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礙,腎結核可有血尿和尿頻,結核性腦膜炎表現為頭痛和腦膜刺激征。癥狀輕重與感染部位、細菌數量和機體免疫力有關。
結核病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胸部X線或CT可發(fā)現肺部病變,痰涂片抗酸染色可檢出結核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和γ-干擾素釋放試驗有助于判斷感染狀態(tài)。分子生物學檢測如GeneXpert可快速診斷結核病并檢測耐藥性。必要時需進行病理活檢或細菌培養(yǎng)確診,培養(yǎng)結果需2-8周才能獲得。

結核病治療需遵循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和全程原則。標準治療方案包括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吡嗪酰胺片和乙胺丁醇片等藥物聯(lián)合使用,療程通常6-9個月。耐藥結核病需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用藥方案,治療時間可能延長至18-24個月。治療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肝腎功能和藥物不良反應,不可隨意中斷用藥。
預防結核病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颊邞宕骺谡植⒈苊怆S地吐痰,密切接觸者需進行篩查??ń槊缃臃N可預防兒童重癥結核病,但保護效果有限。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高危人群可考慮預防性治療,但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結核病患者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營養(yǎng)攝入,多食用富含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和新鮮蔬菜水果。治療期間應戒煙限酒,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居住環(huán)境通風良好。定期復查痰菌和影像學檢查以評估治療效果,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yī)。完成全程治療對防止復發(fā)和耐藥至關重要,患者及家屬應積極配合醫(yī)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