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yīng)對(duì)腸胃炎

如何應(yīng)對(duì)胃腸炎
1、胃腸濕熱
疾病急劇發(fā)生,惡心頻發(fā),嘔吐酸痛,腹痛陣作,腹瀉急迫,不舒服,糞色黃褐臭,口渴飲用,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絡(luò)混亂
治療方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10克、黃芩苷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2、寒濕阻滯
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伴寒冷發(fā)熱,頸部和全身關(guān)節(jié)疼痛,苔薄白膩,脈巴。
治療方法:散寒除濕,止瀉。
方藥:樟香10克、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shù)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3、胃腸滯后
不喜歡吃,吃得越多,吐得越快,腹痛、腹瀉、臟臭、氣急、腹瀉后疼痛減少、苔厚、脈滑。
藥物治療方法:消化滯后,與胃逆轉(zhuǎn)。
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拉高10克、腹皮10克。
4、脾胃虛弱
不足,素體脾虛,飲食不小心腹瀉,大便變薄,嘔吐清水,時(shí)作時(shí)休息,顏色不華麗,疲勞,舌頭變薄,脈弱。
治療方法:健脾理氣,止胃瀉。
方藥:人參3克、白術(shù)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仁12克、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