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了痔瘡傷口老是不好怎么辦
外科編輯
醫(yī)普小能手
外科編輯
醫(yī)普小能手
痔瘡術后傷口愈合不良可通過加強局部護理、調整排便習慣、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營養(yǎng)支持等方式改善。常見原因包括感染、便秘刺激、血液循環(huán)不良、瘢痕體質及基礎疾病影響。

術后需每日用溫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鐘,保持肛周清潔干燥。便后建議使用無菌棉球蘸生理鹽水輕柔擦拭,避免廁紙摩擦。穿寬松棉質內褲減少局部壓迫,夜間可采取側臥位緩解傷口張力。
便秘是影響愈合的主要因素,需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推薦火龍果、燕麥等軟化糞便。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排便時避免久蹲用力。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乳果糖等緩瀉劑,防止大便干燥劃傷創(chuàng)面。
合并感染時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局部可涂抹促進肉芽生長的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或痔瘡膏。疼痛明顯者可短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但需避免阿司匹林等影響凝血藥物。

紅外線照射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對于增生性瘢痕可采用壓力療法,使用彈性繃帶局部加壓包扎。超聲波治療能軟化瘢痕組織,促進膠原纖維重塑。
蛋白質攝入量需達1.2-1.5克/公斤體重,優(yōu)先選擇魚肉、蛋清等優(yōu)質蛋白。補充維生素C每日200mg和鋅每日15mg促進膠原合成。控制血糖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空腹血糖應維持在7mmol/L以下。

術后恢復期應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活動5-1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huán)。飲食上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推薦南瓜粥、蒸鱈魚等易消化食材。每日飲水1500-2000ml,可適量飲用蜂蜜水潤腸。若傷口持續(xù)滲液、紅腫熱痛或發(fā)熱超過38℃,需及時返院檢查是否并發(fā)肛周膿腫或瘺管形成。術后2周未改善者建議復查肛門鏡評估愈合情況,必要時行清創(chuàng)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