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結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眼科編輯
醫(yī)點就懂
眼科編輯
醫(yī)點就懂
細菌性結膜炎可能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衛(wèi)生習慣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生素滴眼液、眼部清潔護理、避免接觸感染源、增強免疫力、及時就醫(yī)等方式治療。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的致病菌,可通過直接接觸或污染物傳播至眼部。該菌分泌的毒素會破壞結膜屏障,導致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治療需使用針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抗生素滴眼液,同時避免用手揉搓眼睛。
肺炎鏈球菌多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兒童及老年人易感。感染后表現(xiàn)為眼瞼腫脹、膿性分泌物粘連。該菌對青霉素類抗生素敏感,但需注意伴隨的發(fā)熱等全身癥狀,必要時需口服抗生素聯(lián)合治療。
該菌常見于兒童群體,可通過玩具等物品間接傳播。典型癥狀為結膜濾泡增生和耳前淋巴結腫大。治療需選用含氯霉素或喹諾酮類成分的滴眼液,患兒需隔離避免群體傳播。

共用毛巾、化妝品或不當佩戴隱形眼鏡會增加感染風險。細菌在潮濕環(huán)境中易滋生,導致晨起時眼瞼被分泌物粘住。建議每日煮沸消毒毛巾,停用眼部化妝品,隱形眼鏡佩戴者需改用日拋型產(chǎn)品。
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更易發(fā)生嚴重感染。表現(xiàn)為角膜邊緣浸潤、病程遷延不愈。除局部抗感染治療外,需控制基礎疾病,補充維生素A促進黏膜修復,出現(xiàn)視力模糊需立即就診。

預防細菌性結膜炎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并避免接觸患者用過的物品。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有助于增強結膜抵抗力。游泳時佩戴密封護目鏡,夏季避免長時間使用空調(diào)導致眼部干燥。出現(xiàn)眼紅、畏光癥狀時應暫停隱形眼鏡佩戴,冷敷可緩解不適但不可替代藥物治療。兒童患者需單獨準備洗臉用具,玩具應定期用酒精棉片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