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怎么挑選肥的
食療養(yǎng)生編輯
科普小醫(yī)森
食療養(yǎng)生編輯
科普小醫(yī)森
挑選肥美大閘蟹需觀察蟹殼顏色、按壓腹部硬度、掂量重量、檢查蟹腿飽滿度、分辨公母特征。

優(yōu)質大閘蟹背甲呈青灰色且光滑發(fā)亮,蟹殼邊緣與腹部連接處寬厚。蟹殼顏色發(fā)黃或發(fā)白可能生長不良,蟹殼過薄則肉質不飽滿。挑選時可輕敲蟹殼,聲音沉悶說明內部緊實。
新鮮肥蟹腹臍與蟹殼連接處堅硬飽滿,按壓有彈性不凹陷。公蟹尖臍應呈粉紅色,母蟹圓臍邊緣泛紅為佳。若腹部松軟或能輕易按動,可能脫殼不久或體質虛弱。
同等大小螃蟹越重說明肉質越緊實,可單手掂量比較。4兩以上大閘蟹掂起來應有沉甸感,輕飄感明顯的可能含水量高。活蟹吐泡時氣泡細密均勻者更肥美。

肥壯蟹腿關節(jié)處鼓脹,捏壓第二只步足根部硬實無空腔。蟹腳尖呈金黃色且絨毛密布,折斷后可見飽滿肌肉。蟹腿殘缺或松軟的個體通常發(fā)育不良。
農歷九月選尖臍公蟹膏脂豐腴,十月挑圓臍母蟹黃多。公蟹腹臍尖銳呈三角形,螯足絨毛濃密;母蟹腹臍寬圓覆蓋整個腹部,螯足絨毛較稀疏。

食用大閘蟹時建議搭配紫蘇葉或姜茶驅寒,避免與柿子、濃茶同食。清蒸最能保留營養(yǎng),水沸后蒸12-15分鐘為宜。蟹黃富含卵磷脂和維生素A,蟹肉含優(yōu)質蛋白及鋅元素,但膽固醇偏高需控制單次食用量。活蟹保存需用濕毛巾覆蓋冷藏,切忌水浸或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