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手臂淤青怎么回事

抽血后手臂淤青可能與按壓不當、血管脆弱、凝血功能異常、抗凝藥物使用、血管損傷等因素有關(guān)。淤青通常表現(xiàn)為皮下出血,可通過局部冷敷、熱敷、藥物外敷等方式緩解。
抽血后未充分按壓穿刺點或按壓時間不足會導致血液從針眼滲出至皮下組織。建議抽血后用棉簽垂直按壓穿刺點5-10分鐘,避免揉搓或過早松開。若已形成淤青,24小時內(nèi)可冰敷收縮血管。
老年人或長期服用激素者血管彈性較差,穿刺后易出現(xiàn)滲血。這類人群抽血時應選擇小號針頭,抽血后延長按壓時間至15分鐘??勺襻t(yī)囑使用地奧司明片改善血管通透性。
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等疾病會導致凝血機制障礙,表現(xiàn)為抽血后淤青范圍大且消退慢。此類患者需提前告知醫(yī)護人員,抽血后采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必要時需輸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華法林鈉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藥物會抑制凝血酶原合成。用藥期間抽血需延長按壓時間至20分鐘以上,淤青處可外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進血腫吸收。需定期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
反復穿刺或進針角度不當可能損傷血管內(nèi)膜,導致血液外滲形成淤青。這種情況常伴隨局部硬結(jié),可外涂肝素鈉乳膏配合紅外線照射促進消散。嚴重血腫需穿刺引流。
抽血后48小時內(nèi)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以防止淤青擴大。日常可多攝入富含維生素K的菠菜、西藍花等蔬菜幫助凝血。若淤青持續(xù)超過2周或伴隨劇烈疼痛、皮膚溫度升高,需警惕感染或深靜脈血栓,應及時就醫(yī)排查。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