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骨科編輯
健康小靈通
骨科編輯
健康小靈通
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療、內固定手術、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康復訓練及營養(yǎng)支持。

適用于無明顯移位或穩(wěn)定性骨折患者,主要通過牽引固定、臥床休息及支具保護促進愈合。治療期間需定期影像學復查,觀察骨折對位情況。高齡或基礎疾病較多者可能優(yōu)先選擇此方案,但需警惕長期臥床導致的肺炎、血栓等并發(fā)癥。
針對移位性骨折常用空心螺釘、動力髖螺釘?shù)葍裙潭ㄆ鞑?,通過手術復位后固定骨折端。該方式能保留患者自身髖關節(jié),術后需配合漸進性負重訓練。手術時機建議在傷后48小時內,可降低股骨頭壞死風險。

適用于嚴重粉碎性骨折或高齡患者,包括半髖置換和全髖置換兩種術式。人工關節(jié)能早期恢復活動能力,減少臥床并發(fā)癥。術后需嚴格遵循防脫位體位限制,使用助行器輔助活動6-8周。
術后第2天即可開始踝泵運動預防血栓,2周后逐步進行直腿抬高、屈髖練習。3個月后加強臀肌和股四頭肌力量訓練,通過水中步行、平衡墊等改善本體感覺??祻腿绦柙谖锢碇委煄熤笇逻M行。
每日需補充足量蛋白質和維生素D促進骨愈合,鈣攝入量建議達到1200mg/日??啥嗍秤萌橹破贰⑸罹G色蔬菜及海魚,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鈣劑。同時控制鈉鹽攝入,避免骨質疏松加重。

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易消化的魚肉、豆腐等食材,搭配西蘭花、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促進膠原合成??祻推诳蛇M行坐姿腳踏車、彈力帶訓練等低沖擊運動,6個月內避免跳躍和劇烈扭轉動作。定期骨密度檢測及隨訪復查對預防二次骨折至關重要,建議每3個月進行步態(tài)評估和X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