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能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嗎
胃鏡能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但需結合快速尿素酶試驗或組織病理學檢查等輔助手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通過胃鏡下胃黏膜活檢、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染色、細菌培養(yǎng)、呼氣試驗等方式檢測。

胃鏡檢查時若發(fā)現(xiàn)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或潰瘍等病變,醫(yī)生會取少量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該方法利用幽門螺旋桿菌分泌的尿素酶分解試劑中的尿素產(chǎn)生氨,導致試劑變色,10-30分鐘即可得出結果。胃黏膜活檢標本還可通過吉姆薩染色或免疫組化染色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細菌形態(tài),準確率較高但需1-3天出報告。部分醫(yī)療機構會進行細菌培養(yǎng),雖耗時5-7天但能獲得菌株并測試抗生素敏感性。胃鏡無法直接觀察到幽門螺旋桿菌,需依賴上述實驗室檢測技術。

部分患者胃鏡下黏膜表現(xiàn)正常但存在感染,此時快速尿素酶試驗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免疫缺陷患者胃黏膜細菌載量低時,組織學染色也可能漏診。胃鏡檢查前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抗生素會影響檢測結果,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兒童胃黏膜較薄,胃鏡取材量不足可能導致檢測失敗。嚴重出血或潰瘍患者因黏膜損傷嚴重,可能無法獲取有效檢測樣本。
建議檢查前2周停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抗生素,檢查當天空腹6-8小時。若胃鏡檢查提示感染,可進一步行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驗證。日常飲食注意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感染者需與家人餐具隔離。治療后應間隔4周復查確認,治療期間嚴格遵醫(yī)囑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