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胃炎可遵醫(yī)囑使用奧美拉唑、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藥物緩解癥狀。藥物選擇需結合胃黏膜損傷程度、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綜合評估。
1、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改善炎癥,適用于反酸燒心明顯者,可能出現(xiàn)頭痛或腹瀉等不良反應。
2、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護層,適合餐后腹脹患者,長期使用須監(jiān)測血鎂濃度。
3、鉍劑枸櫞酸鉍鉀能促進黏膜修復,多用于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黑便。
4、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可加速胃排空,適用于早飽噯氣癥狀,心臟病患者慎用該類藥物。
治療期間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規(guī)律進食并保持情緒穩(wěn)定,癥狀持續(xù)加重應及時復查胃鏡。
胃蛋白酶原比值低可能與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損傷、遺傳因素有關,可通過藥物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胃黏膜保護、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
1、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體腺萎縮導致胃蛋白酶原Ⅰ分泌減少,比值降低。建議完善胃鏡及病理檢查,可遵醫(yī)囑使用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胃黏膜保護劑,配合維生素B12改善黏膜狀態(tài)。
2、幽門螺桿菌感染感染會持續(xù)損傷胃黏膜細胞,降低胃蛋白酶原分泌。需進行碳13/14呼氣試驗確診,根除治療常用四聯(lián)方案(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3、胃黏膜損傷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酒精刺激可損傷胃底腺。需停用損傷因素,使用硫糖鋁混懸凝膠等藥物促進黏膜修復,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yǎng)支持。
4、遺傳因素部分人群存在胃蛋白酶原分泌基因多態(tài)性。建議定期監(jiān)測胃功能三項,日常避免高鹽腌制食物刺激,可適量補充鋅元素輔助黏膜修復。
日常飲食選擇易消化的雞蛋羹、山藥粥等軟質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6-12個月復查胃蛋白酶原比值及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