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排出時的外觀通常為顆粒狀或沙礫樣物質,顏色可能呈黃色、棕色或深褐色,具體形態(tài)與結石成分有關,主要有草酸鈣結石、尿酸結石、磷酸銨鎂結石、胱氨酸結石等類型。
1、草酸鈣結石質地堅硬表面粗糙,多呈棕褐色桑葚狀,可能伴隨排尿刺痛感,可通過增加飲水量、減少高草酸食物攝入緩解,藥物可選枸櫞酸鉀、別嘌醇、雙氫克尿噻。
2、尿酸結石表面光滑呈黃紅色,X線下顯影較淡,與高嘌呤飲食相關,建議堿化尿液并限制動物內臟攝入,藥物可選碳酸氫鈉、苯溴馬隆、非布司他。
3、磷酸銨鎂結石灰白色鹿角形結石,多繼發(fā)于尿路感染,需抗感染治療并酸化尿液,藥物可選氯化銨、乙酰氧肟酸、頭孢曲松。
4、胱氨酸結石淡粉色蠟樣結晶,屬遺傳性代謝異常,需終身控制蛋氨酸攝入,藥物可選青霉胺、硫普羅寧、卡托普利。
發(fā)現(xiàn)排尿異常或懷疑排石時應收集標本送檢,每日飲水量建議超過2000毫升,避免長期憋尿及高鹽飲食,定期進行泌尿系統(tǒng)超聲檢查。
包皮過長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預、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1、生活干預日常注意清潔,避免包皮垢堆積引發(fā)炎癥,可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
2、物理治療通過漸進式手法擴張包皮口改善狹窄,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3、藥物治療合并感染時可使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或抗真菌藥如克霉唑乳膏。
4、手術治療包皮環(huán)切術或包皮成形術可徹底解決包皮過長問題,需由泌尿外科醫(yī)生評估后實施。
建議避免自行強行上翻包皮,出現(xiàn)紅腫疼痛應及時就醫(yī),術后保持傷口干燥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