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胸上、胳膊下面長小痘痘可通過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摩擦刺激、外用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小痘痘通常由毛囊炎、痤瘡、過敏反應(yīng)、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膚清潔出汗后及時清潔皮膚,選擇溫和的沐浴露,避免使用堿性過強的清潔產(chǎn)品。每天洗澡1-2次,特別注意褶皺部位的清潔。
2、避免摩擦刺激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zhì)衣物,減少皮膚摩擦。運動后及時更換汗?jié)褚挛?,避免汗液長時間刺激皮膚。
3、外用藥物治療毛囊炎可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痤瘡可選用阿達帕林凝膠、過氧苯甲酰凝膠、維A酸乳膏。真菌感染需使用酮康唑乳膏、聯(lián)苯芐唑乳膏。
4、口服藥物治療嚴重痤瘡可口服多西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異維A酸。過敏反應(yīng)需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真菌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時,建議及時到皮膚科就診。
手指拔倒刺后紅腫發(fā)硬可能由輕度感染、局部創(chuàng)傷反應(yīng)、甲溝炎或蜂窩組織炎引起。
1. 輕度感染:倒刺被拔除時可能帶入細菌,導致局部紅腫發(fā)硬。可用碘伏消毒,避免沾水,必要時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
2. 創(chuàng)傷反應(yīng):暴力拔除倒刺會導致皮下組織損傷,出現(xiàn)炎性硬結(jié)。建議保持清潔,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通常3-5天可自行消退。
3. 甲溝炎: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關(guān),表現(xiàn)為甲周紅腫熱痛。需口服頭孢氨芐、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外用克林霉素凝膠,嚴重者需切開引流。
4. 蜂窩組織炎:多由鏈球菌感染擴散至皮下,出現(xiàn)彌漫性紅腫硬塊。需靜脈注射青霉素、頭孢曲松等抗生素,配合硫酸鎂濕敷消腫。
避免自行挑破腫脹部位,每日用溫水浸泡手指后涂抹凡士林保持濕潤,若紅腫擴散或出現(xiàn)膿液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