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消腫可通過冷敷、藥物消腫、保持頭部抬高、避免劇烈運動等方式緩解。腫脹通常由創(chuàng)傷反應、炎癥、血腫形成、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冷敷:拔牙后24小時內用冰袋冷敷面部,每次15-20分鐘,間隔10分鐘重復,有助于收縮血管減少腫脹。
2、藥物消腫:遵醫(yī)囑使用地塞米松、布洛芬、七葉皂苷鈉等抗炎消腫藥物,可能與創(chuàng)傷性炎癥有關,常伴隨疼痛癥狀。
3、頭部抬高:睡眠時墊高枕頭,保持頭部高于心臟位置,利用重力作用減輕局部充血和腫脹程度。
4、避免劇烈運動:術后48小時內避免跑步、彎腰等劇烈活動,防止血壓升高加重局部出血和腫脹。
術后24小時后可改用溫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吸煙飲酒和辛辣食物刺激傷口。
拔牙前驗血主要是為了評估凝血功能、排除感染風險、檢測全身性疾病以及確保手術安全性。
1、凝血功能驗血可檢測血小板數(shù)量和凝血酶原時間,避免拔牙后出血不止。凝血異常患者需提前干預。
2、感染篩查通過血常規(guī)判斷是否存在急性感染,口腔感染期拔牙可能導致菌血癥擴散。
3、全身疾病血糖、肝功能等指標能發(fā)現(xiàn)糖尿病或肝炎等基礎病,這類患者拔牙需特殊防護措施。
4、麻醉安全血生化檢查可評估肝腎功能,確保代謝麻醉藥物的能力,降低麻醉并發(fā)癥風險。
驗血前應保持空腹8小時,慢性病患者需提前告知醫(yī)生用藥史,女性避開生理期檢測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