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痙攣可通過熱敷腹部、調整呼吸、服用解痙藥物、按摩穴位等方式快速緩解。胃痙攣通常由飲食刺激、胃腸功能紊亂、胃炎、胃潰瘍等原因引起。
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于上腹部,溫度控制在40-50攝氏度,持續(xù)15-20分鐘。熱敷能放松平滑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適合因受涼或飲食不當引起的功能性痙攣。
采取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緩慢收縮。重復進行5-10個呼吸周期,通過神經反射抑制胃腸過度收縮,適用于應激或焦慮誘發(fā)的痙攣。
可遵醫(yī)囑使用山莨菪堿片、顛茄片、匹維溴銨片等解痙藥。這些藥物通過阻斷膽堿能受體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起效,適用于胃炎、腸易激綜合征等病理性痙攣。
按壓中脘穴、足三里穴各1-2分鐘,以酸脹感為度。穴位刺激通過神經調節(jié)緩解肌肉痙攣,可作為輔助措施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發(fā)作期間建議暫時禁食,緩解后選擇米湯、藕粉等低纖維流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續(xù)超過2小時不緩解或伴嘔血、高熱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