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結腸炎多數情況下可以保守治療,但若出現腸穿孔、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時需手術干預。缺血性結腸炎主要由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表現為腹痛、血便等癥狀,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治療方案。
對于輕中度缺血性結腸炎,保守治療是首選。患者需禁食并靜脈補液以減輕腸道負擔,同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注射液預防感染。腸外營養(yǎng)支持可幫助維持機體能量需求,避免腸道進一步損傷。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局部缺氧狀態(tài),促進黏膜修復。多數患者經1-2周保守治療后癥狀逐漸緩解,但需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腹部體征變化。
當患者出現持續(xù)劇烈腹痛、腹膜刺激征或影像學提示腸壁全層壞死時,需考慮手術治療。這類情況通常提示腸管已發(fā)生不可逆損傷,延遲手術可能導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手術方式包括壞死腸段切除吻合術或造瘺術,術后仍需繼續(xù)抗感染和營養(yǎng)支持治療。高齡、合并心血管疾病等高?;颊吒走M展為重癥,需早期識別干預。
缺血性結腸炎患者恢復期應逐步過渡至低渣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腸道負擔。定期復查腸鏡評估黏膜愈合情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以降低復發(fā)風險。出現反復腹痛或便血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