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炎后肝硬化診斷要點
肝炎后肝硬化診斷要點主要包括肝功能檢查異常、影像學特征改變、臨床癥狀表現(xiàn)、肝組織病理學檢查以及相關病史追溯。肝炎后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發(fā)展而來,需結(jié)合多項檢查結(jié)果綜合判斷。
肝功能檢查異常是診斷的基礎指標,常見谷丙轉(zhuǎn)氨酶和谷草轉(zhuǎn)氨酶持續(xù)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這些指標反映肝細胞損傷和合成功能下降,其中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提示肝功能失代償。影像學特征改變具有重要診斷價值,超聲檢查可見肝臟表面結(jié)節(jié)狀改變、肝實質(zhì)回聲增粗,門靜脈直徑超過13毫米提示門脈高壓。CT或MRI能更清晰顯示肝臟體積縮小、左右葉比例失調(diào)以及脾臟腫大等典型表現(xiàn)。臨床癥狀表現(xiàn)包括乏力、食欲減退、腹脹等非特異性癥狀,以及黃疸、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門脈高壓相關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性體征。肝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金標準,通過穿刺活檢可觀察到假小葉形成、纖維間隔增生等特征性改變,但需注意凝血功能異常者禁忌。相關病史追溯需重點關注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病毒標志物陽性結(jié)合肝功能持續(xù)異常超過6個月具有重要提示意義。
確診肝炎后肝硬化后,患者需嚴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每日蛋白質(zhì)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1.2克,優(yōu)先選擇植物蛋白和乳清蛋白。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有助于改善代謝功能,限制鈉鹽攝入可減輕水鈉潴留。建議每周進行3-5次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或太極拳,避免劇烈運動導致消化道出血風險。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腹部超聲,每3-6個月復查胃鏡評估靜脈曲張程度,出現(xiàn)嘔血或黑便需立即就醫(yī)。
相關推薦
02:30
02:27
02:51
02:13
02:56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常見肝硬化有哪些肝硬化
- 2 常見肝硬化有哪些肝硬化?
- 3 什么是肝硬化?
- 4 肝硬化應該注意什么
- 5 肝硬化是怎樣造成的
- 6 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
- 7 肝硬化是怎么引起
- 8 肝硬化嚴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