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牙齦黃是怎么回事
嬰兒牙齦黃可能由牙菌斑堆積、食物殘渣染色、藥物沉積、膽紅素代謝異?;蜻z傳性牙齒發(fā)育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口腔清潔、調整飲食、就醫(yī)檢查等方式干預。
1、牙菌斑堆積
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易在牙齦表面形成菌斑,長期未清潔可能導致淡黃色軟垢。家長需用紗布蘸溫水輕柔擦拭嬰兒牙齦,每日重復進行。伴隨口臭時需警惕鵝口瘡等感染。
2、食物殘渣染色
添加輔食后,胡蘿卜泥、南瓜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可能附著牙齦。這種情況無須特殊處理,喂食后及時喂水清潔即可。若伴隨皮疹需排查食物過敏。
3、藥物沉積
鐵劑、某些抗生素可能引發(fā)牙齦色素沉著。通常停藥后逐漸消退,家長不應自行調整用藥劑量。用藥期間可增加喂水頻率幫助代謝。
4、膽紅素代謝異常
新生兒黃疸未完全消退時,膽紅素可能沉積在牙齦組織。需監(jiān)測皮膚黃染程度,必要時復查膽紅素水平。重度黃疸需光療干預。
5、遺傳性牙齒發(fā)育異常
釉質發(fā)育不全或牙本質形成障礙等先天性疾病可導致牙胚異常礦化。需口腔科拍攝X線片確診,乳牙萌出后可能需要樹脂修復。
保持嬰兒口腔衛(wèi)生應使用專用指套牙刷,避免夜間奶睡習慣。哺乳期母親需控制高糖飲食,添加輔食后選擇易清潔的塊狀食物替代糊狀食物。定期檢查乳牙萌出情況,發(fā)現異常色素沉著持續(xù)兩周以上或伴隨牙齦腫脹出血時,應及時就診兒童口腔科。對于黃疸相關色素沉積,需同步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