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間質瘤有哪些癥狀
胃間質瘤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腫瘤增大可能出現(xiàn)上腹隱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塊、貧血及梗阻癥狀。胃間質瘤是起源于胃壁間葉組織的腫瘤,其臨床表現(xiàn)與腫瘤大小、位置及是否破潰有關。
1、上腹隱痛
腫瘤生長刺激胃壁或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或間歇性上腹部隱痛,疼痛程度與進食無明確關聯(lián)。部分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胃潰瘍癥狀,自行服用抑酸藥物可能暫時緩解。
2、消化道出血
腫瘤表面黏膜破潰時可引起嘔血或黑便,出血量較大時可出現(xiàn)頭暈、心悸等失血癥狀。胃鏡檢查可見腫瘤表面潰瘍形成,出血多為間歇性,嚴重者需急診內鏡下止血。
3、腹部包塊
腫瘤直徑超過5厘米時,可能在左上腹觸及質地較硬、活動度差的包塊。包塊壓迫鄰近器官可引起腹脹、早飽感,超聲或CT檢查可明確包塊與胃壁的關系。
4、貧血
長期慢性出血導致鐵缺乏性貧血,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乏力、活動后氣促。血液檢查顯示血紅蛋白降低,血清鐵蛋白水平下降,需與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鑒別。
5、梗阻癥狀
腫瘤位于賁門或幽門附近時可能引起吞咽困難、嘔吐等梗阻表現(xiàn)。胃排空受阻會導致反復嘔吐宿食,體重進行性下降,需通過胃腸造影評估梗阻程度。
對于存在上述癥狀者建議及時進行胃鏡檢查,必要時結合超聲內鏡和增強CT評估腫瘤性質。日常應注意記錄癥狀變化,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腫瘤破裂,飲食以易消化軟食為主,定期監(jiān)測血常規(guī)指標。確診后應根據(jù)腫瘤大小和危險度分級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包括內鏡下切除、靶向藥物治療或外科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