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原因
肝硬化腹水主要由門靜脈高壓、低蛋白血癥、淋巴液生成過多、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及鈉水潴留等因素引起。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償期的常見表現,患者可能出現腹脹、腹部膨隆、下肢水腫等癥狀,需及時就醫(yī)干預。
1、門靜脈高壓
肝硬化時肝內纖維組織增生導致肝竇壓力升高,門靜脈血流受阻形成門靜脈高壓。門靜脈高壓使內臟血管床靜水壓增高,液體從血管滲入腹腔。患者常伴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脾腫大等表現。治療需控制門脈壓力,可遵醫(yī)囑使用普萘洛爾片、硝酸異山梨酯片等藥物,嚴重者需考慮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
2、低蛋白血癥
肝硬化患者肝臟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管內液體外滲至組織間隙。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時易出現腹水,伴有全身水腫、營養(yǎng)不良等表現。需補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配合高蛋白飲食如魚肉、雞蛋白等,但需限制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以避免肝性腦病。
3、淋巴液生成過多
肝竇壓力增高使肝淋巴液生成速度超過胸導管回流能力,淋巴液從肝表面滲漏入腹腔。患者可出現乳糜性腹水,腹水化驗顯示甘油三酯含量增高。治療需限制鈉鹽攝入,配合利尿劑如呋塞米片、螺內酯片,必要時行腹腔穿刺引流。
4、RAAS系統(tǒng)激活
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導致腎臟鈉水重吸收增加?;颊弑憩F為尿量減少、血肌酐升高,可能出現肝腎綜合征。需嚴格限制鈉攝入,每日食鹽量控制在2克以內,配合醛固酮拮抗劑如螺內酯片治療。
5、鈉水潴留
肝硬化時腎臟排鈉功能障礙,體內鈉離子蓄積引發(fā)水潴留。患者24小時尿鈉排泄量常低于10mmol,伴有體重快速增長。治療需聯合使用袢利尿劑如托拉塞米注射液與醛固酮拮抗劑,同時監(jiān)測電解質平衡,避免出現低鈉血癥。
肝硬化腹水患者日常需嚴格限制鈉鹽攝入,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建議每日測量體重、腹圍變化,記錄24小時尿量。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脫脂牛奶、豆制品,但需避免過量蛋白質誘發(fā)肝性腦病。禁止飲酒及使用肝毒性藥物,保持充足臥床休息以改善腎臟灌注。若出現發(fā)熱、腹痛或意識改變等異常,應立即就醫(yī)處理。
相關推薦
03:19
02:33
03:06
02:28
03:35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肝硬化腹水嚴重嗎
- 2 肝硬化腹水嚴重嗎?
- 3 什么是肝硬化腹水?
- 4 什么是肝硬化腹水
- 5 肝硬化腹水是怎么引起
- 6 肝硬化腹水是怎么引起的
- 7 肝硬化腹水是怎么得的
- 8 肝硬化腹水應該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