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窩里面長了個疙瘩還疼
咯吱窩里面長了個疙瘩還疼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腫、淋巴結炎、癤腫或脂肪瘤等疾病引起。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擠壓或處理。
1、毛囊炎
毛囊炎通常由細菌感染毛囊導致,表現(xiàn)為局部紅腫疼痛的疙瘩,可能伴隨膿頭。發(fā)病與出汗過多、清潔不足或刮腋毛損傷有關。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嚴重時需口服頭孢呋辛酯片。日常需保持腋窩干燥清潔,避免穿緊身衣物摩擦。
2、皮脂腺囊腫
皮脂腺囊腫因皮脂腺導管阻塞形成,疙瘩質地較硬且有壓痛,可能繼發(fā)感染。囊腫增大或反復發(fā)炎時需手術切除。未感染時可熱敷促進吸收,合并感染需配合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和碘伏消毒。避免用手頻繁觸摸囊腫部位。
3、淋巴結炎
腋窩淋巴結炎多由上肢或乳腺感染引發(fā),疙瘩活動度差且觸痛明顯,可能伴發(fā)熱。需針對原發(fā)感染治療,如乳腺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局部可敷貼消腫止痛膏,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并抬高患肢。
4、癤腫
癤腫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深部毛囊炎,疙瘩中心有膿栓,疼痛劇烈。早期可外敷魚石脂軟膏,成熟后需切開引流。禁止自行挑破,以免感染擴散。反復發(fā)作需檢查血糖排除糖尿病可能。
5、脂肪瘤
脂肪瘤是良性軟組織腫瘤,疙瘩質地柔軟、活動度好,一般無痛感。若短期內增大或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需手術切除。日常無須特殊處理,但需定期觀察腫塊變化情況。
腋窩疙瘩伴疼痛期間應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每日用溫水清洗后保持干燥。避免使用止汗露等刺激性產品,飲食宜清淡少油膩。若疙瘩持續(xù)增大、出現(xiàn)破潰流膿或發(fā)熱等癥狀,須立即就醫(yī)排查惡性腫瘤或特殊感染。女性患者需特別注意與乳腺疾病相關的淋巴結腫大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