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應該怎么治療比較好

龜頭炎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龜頭炎可能與感染、過敏、外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每日用溫水清洗龜頭和包皮內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清洗后保持干燥,可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反復發(fā)作的包皮過長者可考慮包皮環(huán)切術預防感染。清潔時動作輕柔,避免摩擦加重炎癥。
細菌性龜頭炎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紅霉素軟膏。真菌感染需使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過敏性龜頭炎可短期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使用前需清潔患處,薄層涂抹,每日2-3次。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膚刺激反應。
嚴重細菌感染可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白色念珠菌感染需服用氟康唑膠囊。過敏體質患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抗組胺治療。口服藥物需完成規(guī)定療程,避免自行增減劑量。肝腎功能異常者需調整用藥方案。
慢性龜頭炎可嘗試紅光照射治療,具有消炎鎮(zhèn)痛作用。合并潰瘍面時可使用氦氖激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物理治療需在專業(yè)機構進行,每次治療時間10-15分鐘,療程5-7次。治療期間仍需配合藥物使用。
包莖或反復發(fā)作的包皮龜頭炎建議行包皮環(huán)切術。術后使用凡士林紗布包扎,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1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定期換藥觀察愈合情況。瘢痕體質者需謹慎選擇手術方案。
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選擇寬松透氣內褲,避免局部摩擦。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治療后仍有癥狀反復或加重,應及時復查調整方案。日常注意個人衛(wèi)生,包皮過長者每日翻洗,保持干燥可有效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