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也有自己的“軟肋”

宮頸癌的預防和早期干預存在明確有效的方法。宮頸癌的防控關鍵主要有接種HPV疫苗、定期宮頸癌篩查、避免高危性行為、戒煙、增強免疫力等措施。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能預防高危型HPV感染,降低宮頸癌發(fā)病概率。目前國內獲批的疫苗包括雙價HPV疫苗、四價HPV疫苗和九價HPV疫苗,適合9-45歲女性接種。疫苗需在未發(fā)生性行為前接種效果最佳,但已有性生活的女性仍可獲益。接種后可能出現(xiàn)局部紅腫、低熱等輕微反應,一般2-3天可自行緩解。
宮頸細胞學檢查聯(lián)合HPV檢測是有效的篩查手段。21-29歲女性建議每3年進行1次TCT檢查,30-65歲女性可選擇每5年進行TCT和HPV聯(lián)合檢測或每3年單獨TCT檢查。篩查異常者需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活檢明確診斷。絕經后婦女仍須按醫(yī)囑堅持篩查。
多個性伴侶、初次性生活過早等行為會增加HPV感染風險。使用避孕套雖不能完全阻斷HPV傳播,但可降低感染概率。避免與已知HPV感染者發(fā)生性接觸,固定性伴侶關系有助于減少交叉感染。性活躍期女性更需重視防護措施。
煙草中的致癌物會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宮頸組織,增加宮頸上皮內瘤變風險。吸煙女性患宮頸癌的概率顯著升高,且治療效果較差。戒煙后5-10年,患病風險可逐漸降至非吸煙者水平。尼古丁替代療法或安非他酮緩釋片等藥物可幫助戒斷煙癮。
均衡飲食保證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適量補充硒元素。規(guī)律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有氧運動。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控制壓力水平。艾滋病感染者等免疫缺陷人群需特別加強監(jiān)測,遵醫(y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長期使用護墊,經期及時更換衛(wèi)生用品。同房前后注意清潔,出現(xiàn)異常陰道出血或排液應及時就診。30歲以上女性建議將宮頸癌篩查納入年度體檢項目,有家族史者需更早開始監(jiān)測。接種疫苗后仍需定期篩查,雙重防護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