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腫瘤的癥狀

膀胱腫瘤的癥狀主要有血尿、尿頻尿急、排尿困難、下腹部疼痛以及體重下降。膀胱腫瘤可能與長期吸煙、接觸化學物質、慢性膀胱炎、盆腔放療史以及遺傳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無痛性血尿、尿路刺激征、排尿中斷、腰骶部放射痛以及全身消耗性癥狀。
血尿是膀胱腫瘤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尿液呈洗肉水樣或肉眼可見血絲,通常為無痛性間歇發(fā)作。血尿可能與腫瘤表面血管破裂有關,需與泌尿系結石或感染鑒別。確診后可遵醫(yī)囑使用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卡介苗注射液、吉西他濱注射液等藥物進行膀胱灌注治療,同時建議戒煙并減少染料接觸。
腫瘤刺激膀胱三角區(qū)或伴隨感染時可出現尿頻尿急,每日排尿次數超過8次,伴明顯尿意緊迫感。該癥狀易與膀胱過度活動癥混淆,但腫瘤性尿路刺激征多呈進行性加重。可配合尿動力學檢查,必要時使用鹽酸黃酮哌酯片、酒石酸托特羅定緩釋片等緩解癥狀,但需優(yōu)先處理原發(fā)病灶。
腫瘤增大阻塞膀胱出口或尿道時會引起排尿費力、尿線變細甚至尿潴留,可能伴隨排尿中斷現象。此類機械性梗阻需通過超聲評估殘余尿量,嚴重者需留置導尿管。治療上可選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或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后可輔以注射用順鉑等化療藥物。
晚期腫瘤浸潤膀胱肌層或周圍組織時,可出現持續(xù)性鈍痛或脹痛,體位變化時可能加重。疼痛多位于恥骨上區(qū),可能向會陰部放射。確診后可采用鹽酸羥考酮緩釋片、芬太尼透皮貼劑等鎮(zhèn)痛,同時聯合放射治療控制局部進展。
腫瘤消耗或轉移至其他器官時,可能出現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半年內下降超過原體重10%。這種全身性癥狀常伴隨貧血、低蛋白血癥,需完善全身PET-CT檢查。營養(yǎng)支持可選用腸內營養(yǎng)粉劑,并配合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等靶向藥物治療。
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至泌尿外科就診,通過尿脫落細胞學檢查、膀胱鏡檢及病理活檢明確診斷。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腌制食品攝入,避免接觸聯苯胺等致癌物質。術后患者應按醫(yī)囑定期進行膀胱灌注治療及影像學復查,吸煙者必須徹底戒煙以降低復發(fā)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