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
泌尿外科編輯
醫(yī)普小新
泌尿外科編輯
醫(yī)普小新
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是指機體感染了A族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腎臟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有水腫、蛋白尿、血尿等,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腎衰竭。建議積極進行治療,避免病情持續(xù)加重。
一、病因:
A族β型溶血性鏈球菌帶菌者和猩紅熱患者是主要傳染源,寒冷、潮濕、免疫功能低下等均為本病的誘發(fā)因素。

二、癥狀:
1、水腫:水腫多發(fā)生于組織疏松處,尤其是眼瞼、顏面部和手足部。早期為疏松的水腫性暗紫紅色,嚴重時可呈出血性。部分患者可出現高血壓,甚至腎功能不全;
2、蛋白尿:輕度患者可出現少量蛋白尿,在顯微鏡下可見尿中少量或幾乎無紅細胞。重癥患者可見大量蛋白尿,此時可出現血尿;

3、血尿:可為肉眼血尿,也可為鏡下血尿。一般起病即有血尿,可為肉眼血尿,一般為持續(xù)性肉眼血尿。
三、治療:
1、一般治療:建議臥床休息,消除水腫。限制鈉鹽攝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蛋白的攝入量,并限制鉀鹽的攝入;
2、藥物治療:可遵醫(yī)囑給予青霉素治療,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素或甲硝唑治療。也可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如潑尼松、甲潑尼龍等,可以迅速緩解臨床癥狀;
3、透析治療:少數急性腎衰竭患者需要透析治療,緩解腎臟損害。透析方式可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4、手術治療:如出現急性腎衰竭需要及時進行透析治療,避免病情持續(xù)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