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的早期兩大癥狀
傳染科編輯
醫(yī)點就懂
傳染科編輯
醫(yī)點就懂
肺結核的早期兩大癥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和低熱盜汗。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早期癥狀可能較輕但具有提示性,需結合影像學檢查和痰液檢測確診。

持續(xù)兩周以上的咳嗽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表現,初期多為干咳或少量白色黏液痰。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黃綠色膿性痰,部分患者痰中帶血絲??人栽诔科鸹蛞归g平臥時加重,可能與支氣管分泌物積聚有關。若合并支氣管結核,可能伴隨刺激性嗆咳或呼吸困難??人园Y狀易與普通呼吸道感染混淆,但肺結核的咳嗽往往遷延不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無效。

午后或傍晚出現的低熱是肺結核典型癥狀之一,體溫多在37.5-38℃之間波動,伴有面部潮紅和夜間盜汗。發(fā)熱機制與結核菌釋放的致熱原及機體免疫反應相關。盜汗表現為入睡后大量出汗致衣物浸濕,多發(fā)生在凌晨,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部分患者僅表現為持續(xù)疲倦感或不明原因體重下降,這些非特異性癥狀常被忽視。發(fā)熱癥狀使用普通解熱藥效果不佳,需抗結核治療才能緩解。

出現上述癥狀時應盡早就醫(yī)排查,確診后需規(guī)范完成6-8個月抗結核療程。日常需保持居室通風,加強營養(yǎng)攝入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避免勞累和密切接觸他人。治療期間每月復查肝腎功能,觀察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吡嗪酰胺片等藥物的不良反應。接觸者應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篩查,嬰幼兒需接種卡介苗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