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齒的治療
口腔科編輯
健康萬事通
口腔科編輯
健康萬事通
阻生齒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拔除、正畸牽引、藥物緩解炎癥、保持口腔衛(wèi)生、定期復查等。阻生齒通常由于頜骨空間不足或牙齒萌出方向異常導致,可能引發(fā)牙齦腫痛、鄰牙齲壞等癥狀。

對于無法正常萌出且引發(fā)反復感染的阻生齒,通常建議手術拔除。拔牙前需拍攝口腔X光片評估牙齒位置,術中可能需切開牙齦或去除部分骨組織。術后需咬緊紗布止血,24小時內避免漱口或進食過熱食物。常見并發(fā)癥包括干槽癥、鄰牙松動等,需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等預防感染。
部分埋伏較淺的阻生齒可通過正畸牽引輔助萌出。需先通過CBCT明確牙齒與牙槽骨關系,安裝矯治器施加牽引力。治療周期可能持續(xù)6-12個月,期間需定期調整矯治力度。適用于青少年骨量充足且牙齒形態(tài)正常的病例,可配合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牽引疼痛。
急性炎癥期可短期使用頭孢克肟分散片聯(lián)合替硝唑片控制感染。局部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減輕牙齦腫脹,必要時行局部沖洗上藥。藥物僅作為臨時對癥處理,無法解決阻生根本問題,癥狀緩解后仍需評估是否需手術治療。

日常使用小頭軟毛牙刷清潔阻生齒周圍牙齦溝,配合牙線或沖牙器清除食物殘渣。飯后用溫鹽水漱口減少細菌滋生,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可選擇含氟化亞錫的牙膏增強牙釉質抗齲能力,降低鄰牙齲壞概率。
無癥狀阻生齒建議每6-12個月進行口腔檢查,拍攝曲面斷層片監(jiān)測牙齒位置變化。若出現(xiàn)囊腫形成、鄰牙牙根吸收等跡象需及時干預。孕婦等特殊人群應提前告知醫(yī)生,調整檢查方案。

阻生齒患者日常應避免吸煙飲酒刺激牙齦,術后恢復期選擇溫涼流質飲食。正畸牽引期間需按時復診,出現(xiàn)矯治器脫落或口腔黏膜破損應及時處理。長期未處理的阻生齒可能引發(fā)頜骨囊腫或間隙感染,建議盡早就醫(yī)評估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