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虛盜汗怎么辦女性怎么調理

女性體虛盜汗多由氣血不足、陰虛火旺、脾胃虛弱、情志失調或更年期綜合征引起,調理需辨證施治結合食療、藥膳、運動及穴位保健。
長期熬夜或產后失血易致氣血兩虛,表現(xiàn)為夜間盜汗伴乏力。當歸15克、黃芪20克燉烏雞可補氣生血,中成藥選用八珍顆粒,每日練習八段錦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促進氣血運行。
陰虛體質者多見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取麥冬10克、五味子6克泡茶飲用,六味地黃丸早晚各8粒。睡前按摩三陰交穴10分鐘,避免辛辣燥熱食物如燒烤、桂圓。
脾虛衛(wèi)表不固者易自汗盜汗并見,山藥30克、蓮子15克煮粥食用,玉屏風散每次6克溫水送服。晨起順時針揉腹100次,忌食生冷瓜果。
長期壓力導致肝郁化火可引發(fā)盜汗,玫瑰花6朵、合歡花3克代茶飲,逍遙丸經前一周開始服用。每天練習"噓"字訣呼吸法6次,夜間11點前入睡。
更年期女性腎精虧虛需陰陽同調,女貞子10克、旱蓮草10克煎湯,坤寶丸按療程服用。艾灸關元穴15分鐘,每周3次,配合快走等有氧運動。
盜汗調理需注重飲食搭配,推薦銀耳百合羹、浮小麥黑豆湯等滋陰食材,避免濃茶咖啡。太極拳云手式可調節(jié)自主神經,每天練習20分鐘。夜間保持臥室通風,選擇純棉睡衣,汗出及時擦干防止受涼。持續(xù)嚴重出汗伴體重下降需排查甲亢、結核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