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是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主要包括動物油脂、油炸食品、堅果種子、乳制品和加工食品五大類,過量攝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豬油、牛油、羊油等動物脂肪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40%,長期食用易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建議用橄欖油或茶籽油替代,每日烹調(diào)油控制在25-30克。紅燒肉每周不超過2次,食用時搭配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
薯條、油條等經(jīng)高溫油炸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使食物脂肪含量提升30%-50%。空氣炸鍋制作可減少80%用油量,或選擇蒸煮方式。炸雞去皮食用能減少1/3脂肪攝入,每月食用不超過3次。
核桃、碧根果等堅果雖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但每100克熱量超600大卡。每日建議攝入量為一小把約28克,選擇原味替代糖漬產(chǎn)品。亞麻籽可磨碎加入酸奶,既控制用量又促進吸收。
全脂牛奶脂肪含量約3.5%,奶酪可達20%-30%。健康成人每日全脂奶制品不超過300ml,高血脂人群選擇脫脂奶。希臘酸奶過濾后脂肪減少50%,更適合控制體重人群。
餅干、蛋糕使用氫化植物油,脂肪占比常達15%-25%。查看營養(yǎng)成分表選擇每份脂肪<3克的產(chǎn)品,自制時用蘋果泥替代1/3黃油。膨化食品選擇烘烤型,脂肪含量比油炸型低60%。
控制高脂肪食物攝入需建立長期飲食習慣,早餐用牛油果代替黃油涂抹面包,午餐選擇清蒸魚替代紅燒肉,零食以烤鷹嘴豆代替薯片。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幫助代謝多余脂肪。烹飪采用涼拌、白灼等低脂方式,外出就餐要求菜品少油。定期檢測血脂指標,40歲以上人群每年檢查一次低密度脂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