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對胎兒有何影響

病毒性肝炎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垂直傳播感染等。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種,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對胎兒的影響最為常見。
孕婦感染病毒性肝炎可能增加早產概率。肝炎病毒引起的炎癥反應和肝功能異??赡軐е伦訉m內環(huán)境不穩(wěn)定,誘發(fā)宮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的早產率明顯高于健康孕婦。早產兒可能出現(xiàn)呼吸窘迫綜合征、喂養(yǎng)困難等問題,需要新生兒科密切監(jiān)護。
病毒性肝炎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肝臟代謝功能受損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導致胎兒獲取營養(yǎng)不足。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出現(xiàn)低出生體重兒的概率較高。出生體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兒需要特別護理,可能面臨體溫調節(jié)困難、低血糖等風險。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過胎盤、產道或產后密切接觸傳播給胎兒。未采取干預措施時,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婦的垂直傳播概率較高。新生兒感染后可能成為慢性攜帶者,長期面臨肝硬化、肝癌風險。目前通過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斷傳播。
某些病毒性肝炎可能增加胎兒畸形風險。妊娠早期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能與某些先天性畸形有關。病毒直接侵襲胎兒組織或母體高熱等全身反應都可能干擾胎兒正常發(fā)育。孕期定期超聲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胎兒結構異常。
重癥病毒性肝炎可能增加死胎概率。急性肝衰竭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代謝紊亂等嚴重危害胎兒生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的死胎率明顯升高。對于重癥肝炎孕婦,需要多學科團隊評估,在保障孕婦安全前提下考慮適時終止妊娠。
病毒性肝炎孕婦應定期進行肝功能、病毒載量等檢測,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替諾福韋等抗病毒藥物。分娩后新生兒需及時接種疫苗,母乳喂養(yǎng)需評估母親病毒復制情況。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避免高脂飲食,保證充足休息,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