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大椎穴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02-0953490次播放
視頻內容:
提高抵抗力、振奮人體陽氣、抵御外邪。中醫(yī)有一些常用的穴位可以幫助人體提高抵抗力,驅逐不正之邪。第一個穴位是大椎穴,位于脖子后高骨位置。
中醫(yī)又叫做諸陽之會,即幾條陽經和督脈交會在大椎穴,如受風、感寒時,或頭疼等即可按摩大椎穴來進行調理和治療。具體的手法把兩手搓熱后,左手和右手交替,按摩各15下到20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掃一掃”圖中二維碼,
即可把視頻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關推薦
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它在我們的前臂部,在我們的掌側面,它在我們的腕橫紋上兩寸。內關穴如何取穴腕橫紋和肘橫紋,兩個紋之間,是十二寸,我們把它分成一半,是六寸,再分成三份,在兩個肌腱之間,這個位置就是我們的內關穴。內關穴的功效內關穴可以有寬胸理氣,可以止痛,可以調神,可以用于很多的心臟病的治療,也可以治療胃疼,胃脹,消化不良,可以用于治療癲狂,用于治療抑郁,用于局部病癥的治療,比如說像中風,可以對于失眠,有很好的治療的功效。內關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通常來說,我們會采用毫針刺法,在局部消毒之后,我們采用針刺在這個位置進針,大概是0.5-0.8寸的左右,產生局部的酸脹感,甚至感覺會沿著正中一直傳到中指,也可以采用的是艾灸的方法,采用回旋灸,用艾條灸點燃之后,在距內關穴大概5-10公分的位置上,把艾條進行溫和灸,也可以進行回旋灸,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采用拇指的按法,去按壓內關穴,一直到局部產生脹感之后,輕輕的把它松開,然后再按下去再松開,可以采用揉法,也就是用拇指,或者是中指的螺紋面,在內關穴位置進行環(huán)轉的運動。內關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看疾病的病情程度,以及是否有規(guī)律,比如說有些規(guī)律性發(fā)作的疾病的,我們一般來說提前3-5天進行干預,進行針刺或者是進行按摩,如果病情重的話,比如說像胃疼的比較重的話,我們可能會一天針灸兩次,當然是配合其它的腧穴一起來使用,如果是癥狀減輕了,一般來說一周針刺1-2次均可。內關穴的禁忌首先來說針刺的時候,不宜過深,不宜采用過強的針刺手段,禁止做化膿灸,因為這個位置,它靠近肌腱。

至陽穴
至陽穴的位置:至陽穴是督脈上的穴位,它的位置是在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至陽穴的取穴:首先找到后正中線,然后找到肩胛下角,把兩個肩甲下角拉平,與正中線的焦點,就是第七胸椎的棘突下,這個位置就是至陽。至陽穴的功用:至陽穴,首先來說,可以治療肩背部的疼痛,像頸肩腰背的疼痛,都可以用至陽去治療。再有,它可以治療惡心、嘔吐、這樣的脾胃疾病。還有,至陽穴有疏肝利膽、解瘀的功效。至陽穴的操作:一般來說,可以用針刺、拔罐、按摩的方法。至陽穴,一般來說,我們取穴之后,局部針刺采用直刺的方法,取到針感之后,立即出針。至陽穴,這個位置我們不留針。至陽穴我們可以采用,局部點揉的方法去治療。再有至陽穴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可以進行閃罐,也可以進行留罐。另外,至陽穴也可以采用刮痧,用角刮的方法,去刮治,可以改善局部的疼痛。至陽穴的治療頻率:一般的來說,治療頻率跟病癥相關。如果癥狀重的話,建議每日治療。如果癥狀改善了,建議一周治療1-2次即可。至陽穴的禁忌:至陽穴下方,它有脊髓。因此在至陽穴進行針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夠過深以免損傷脊髓。

經絡疏通多久做一次
疏通經絡的方法多久做一次,要根據(jù)疾病的程度,病人正氣的旺衰,病人邪氣的旺衰,癥狀的嚴重程度來決定。一般一天一次,或者兩天一次就已經足夠了。經絡疏通主要是針對經絡的氣血運行不暢,采用疏通經絡的辦法。疏通經絡的手段,包括用藥物治療,比如補陽還五湯、桃紅四物湯。還可以采取熏蒸的辦法,比如中藥的藥浴,或者中藥蒸汽的熏蒸的辦法。另外可以用針灸、推拿、按摩、導引、氣功等,都是疏通經絡的方法。
風池穴疼痛是怎么回事
當風池穴出現(xiàn)疼痛癥狀時,預示著身體出現(xiàn)了某些病變,比如經常低頭的人可能出現(xiàn)了頸椎病、枕大神經炎;經常吹冷風,導致風寒入體,也會誘發(fā)這種癥狀出現(xiàn)。另外腦血管痙攣、睡眠不足,也是導致風池穴疼痛的原因。
迎香穴的作用與好處有什么
三陰交穴在什么位置
關元穴是什么
攢竹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什么是懸鐘穴
懸鐘穴別名絕骨穴,在小腿的外側緣,外踝上三寸,腓骨前緣的位置。懸鐘穴位因為在小腿上,所以選懸鐘穴位能夠很好的緩解小腿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水腫等。懸鐘歸屬足少陽膽經,臨床有比較特殊的作用,它是經絡體系里面八會穴的髓會。從中醫(yī)理論體系講,髓是指骨頭里的骨髓,腎主骨生髓,主要取自于腎臟腎氣旺盛的程度。所以懸鐘穴位的主要作用是能夠起到益腎,益髓的作用。臨床上認為人的大腦是髓之余,骨髓的余氣生成腦部,所以如果選用懸鐘穴位,可以緩解骨質疏松而造成的全身疼痛,或者老年癡呆、失眠健忘。牙齒比較堅固,上面含有大量的鈣質,中醫(yī)認為牙齒也是髓,是骨的一部分。所以懸鐘穴位對于老年性、慢性牙齦炎、牙周炎而造成的牙齒疼痛、酸痛等等,能起到輔助改善的作用。

什么是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陰陵泉穴位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腧穴,臨床較常用。從中醫(yī)理論的角度講,脾臟非常重要。一、主管運化,幫助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把它轉換成人體有用的氣血。二、可以運化水濕,幫助人體水液能夠正常代謝。所以陰陵泉在脾經上,是脾經的一個合穴。所以它對于幫助人體的水濕代謝,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臨床習慣選陰陵泉穴位,可以幫助利濕、消腫,尤其針對水濕停運,而造成濕疹、皮膚瘙癢,甚至婦科病,比如女性帶下疾病,月經疾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膈俞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
膈俞穴可以緩解呃逆、惡心、反酸的作用,還可以清理血熱緩解患者皮膚瘙癢等癥狀。一、膈俞有緩解呃逆、惡心、反酸的作用,當呃逆、反酸時,可以用拇指強烈刺激按壓膈俞穴位,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二、膈俞穴可用來清理血熱,當身上有蕁麻疹或者頑固性皮疹,可以選用膈俞刺絡、放血。刺絡放血能夠清理血熱,緩解患者皮膚瘙癢等慢性癥狀。三、對于虛寒體質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的患者,艾灸灸膈俞穴位,能起到良好的散寒、止嘔、降氣、通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