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針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降血脂針主要用于調節(jié)血脂水平,其功效與作用包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甘油三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以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血脂針主要有依洛尤單抗注射液、阿利西尤單抗注射液等類型,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

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降血脂針通過抑制PCSK9蛋白活性,顯著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其水平下降有助于減少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該作用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尤為重要,可使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超過一半。使用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及肌酸激酶水平。
2、減少甘油三酯
部分降血脂針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加速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甘油三酯水平過高可能誘發(fā)急性胰腺炎,還會加重胰島素抵抗。通過降低甘油三酯,可改善血液黏稠度,減少微循環(huán)障礙。但需注意,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仍需配合飲食控制,限制酒精及高糖食物攝入。
3、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長期使用降血脂針可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減少斑塊破裂風險。其機制包括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泡沫細胞形成以及改善脂質核心成分。對于已確診冠心病的患者,該作用可顯著降低心肌梗死再發(fā)概率。治療期間建議每半年進行頸動脈超聲或冠脈CTA評估斑塊變化。
4、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證實,降血脂針可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下降。這包括減少心絞痛發(fā)作頻率、降低冠狀動脈血運重建需求以及預防缺血性卒中。對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多重危險因素的患者獲益更明顯。但需注意,該類藥物不能替代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的基礎治療。
5、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降血脂針通過調節(jié)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強血管舒張能力。血管內皮功能紊亂是高脂血癥的早期表現,改善后可緩解間歇性跛行等癥狀。部分患者用藥后可能出現注射部位反應,如紅腫或瘙癢,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建議輪換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重復注射。
使用降血脂針期間應保持低膽固醇飲食,限制動物內臟及油炸食品攝入,適量增加深海魚類和堅果類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增強降脂效果。避免與環(huán)孢素、吉非羅齊等可能增加肌病風險的藥物聯用。若出現不明原因肌肉疼痛或乏力,需立即就醫(yī)檢查肌酸激酶水平。定期復查血脂四項,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