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飲食療法是怎樣的呢
心臟病患者可通過低鹽低脂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控制總熱量、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限制精制糖等方式進行飲食調理。合理的飲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但需結合個體病情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
1、低鹽低脂飲食
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類。烹調選用植物油,限制動物內臟、肥肉等高膽固醇食物。高血壓患者需嚴格控鹽,心力衰竭者應同時限制液體攝入。
2、增加膳食纖維
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選擇燕麥、糙米等全谷物,搭配西藍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扇苄岳w維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胃腸功能較差者需逐步增加攝入量。
3、控制總熱量
肥胖患者需將BMI控制在18.5-23.9之間,每日熱量缺口約300-500千卡。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避免暴飲暴食。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監(jiān)測血糖變化。
4、補充優(yōu)質蛋白
優(yōu)先選擇魚類、禽類等白肉,每周食用2-3次深海魚獲取ω-3脂肪酸。大豆及其制品可作為植物蛋白來源,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蛋白質攝入量。
5、限制精制糖
避免含糖飲料、糕點等添加糖食品,水果每日控制在200-350克。冠心病患者尤其需注意餐后血糖波動,可選用低升糖指數食物如蘋果、梨等。
心臟病患者除飲食控制外,需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戒煙限酒并規(guī)律監(jiān)測血壓血脂。合并多種慢性病者應制定個性化營養(yǎng)方案,定期復查心電圖和心臟超聲。出現胸悶氣促等不適癥狀時須及時就醫(yī),不可自行調整藥物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