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排出黑色血塊可能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也可能與婦科疾病有關。黑色血塊通常由經血滯留氧化形成,若伴隨腹痛、經量異常等癥狀需警惕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
經血在宮腔內滯留時間較長時,血紅蛋白中的鐵元素會被氧化成含鐵血黃素,導致血液顏色變深并形成黑色血塊。這種情況常見于久坐、經期活動量少的女性,或經血排出不暢的體位改變后。少量黑色血塊無需特殊處理,建議適當活動促進經血排出,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經期可飲用溫熱的紅糖姜茶幫助子宮收縮,但不宜過量攝入生冷食物。
當黑色血塊持續(xù)出現(xiàn)且伴有明顯痛經、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時,需考慮病理性因素。子宮腺肌癥患者因子宮內膜侵入肌層,可能導致經血排出受阻形成血塊,同時伴隨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子宮內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可能造成宮腔變形,影響經血順暢排出,此時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對于病理性血塊,需針對原發(fā)病治療,如遵醫(yī)囑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緩解腺肌癥癥狀,或行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等。
建議記錄月經周期中血塊出現(xiàn)的頻率、大小及伴隨癥狀,選擇透氣性好的衛(wèi)生用品并定時更換。若黑色血塊伴隨發(fā)熱、頭暈等異常表現(xiàn),或連續(xù)三個月經周期均出現(xiàn)大量血塊,應及時到婦科就診排查器質性疾病。日常保持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但經期應避免劇烈運動和冷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