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與宮頸糜爛是兩種不同的婦科疾病,盆腔炎的癥狀主要包括下腹痛、發(fā)熱、異常陰道分泌物,宮頸糜爛通常表現為接觸性出血、白帶增多。
盆腔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癥狀包括下腹持續(xù)性疼痛、發(fā)熱、陰道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可導致不孕。宮頸糜爛多為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癥狀以接觸性出血、白帶為主,通常無腹痛。
盆腔炎常繼發(fā)于流產、分娩后感染或性傳播疾病,需抗生素治療。宮頸糜爛與激素水平相關,多數無須特殊治療,定期篩查宮頸病變即可。
盆腔炎需通過婦科檢查、超聲及實驗室檢查確診。宮頸糜爛通過婦科窺器檢查即可發(fā)現,但需結合宮頸TCT或HPV檢測排除病變。
盆腔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多西環(huán)素、甲硝唑等藥物,嚴重者需住院治療。宮頸糜爛若無癥狀可不處理,物理治療僅適用于反復出血者。
出現下腹不適或異常出血建議及時婦科就診,避免自行用藥,日常注意會陰清潔和安全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