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患者就醫(yī)時通常需要完成胃腸功能評估、結構排查和代謝篩查,主要檢查項目包括肛門指檢、結腸傳輸試驗、腸鏡和血液生化檢查。
通過觸診判斷直腸有無糞塊嵌塞、腫瘤或肛門括約肌功能異常,可初步排除痔瘡、肛裂等局部病變。
通過口服標記物后拍攝腹部X光片,評估腸道蠕動功能,幫助鑒別慢傳輸型便秘與出口梗阻型便秘。
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能直觀觀察結直腸黏膜狀況,排查炎癥、息肉、腫瘤等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繼發(fā)性便秘。
檢測甲狀腺功能、電解質和血糖水平,排除甲減、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腸道動力障礙。
建議檢查前保持正常飲食,腸鏡需提前清潔腸道,檢查后適當補充膳食纖維和水分,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