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下肢水腫按程度可分為輕度凹陷性水腫、中度凹陷性水腫、重度非凹陷性水腫,按分布范圍可分為局部性水腫和對稱性水腫。
按壓脛骨前皮膚出現(xiàn)2-4毫米凹陷,30秒內恢復,常見于長時間站立、妊娠等生理狀態(tài)。
按壓凹陷達4-6毫米,恢復時間超過1分鐘,多與靜脈功能不全、藥物副作用等病理性因素相關。
皮膚緊繃發(fā)亮,按壓凹陷超過6毫米或不可恢復,提示心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等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
局部水腫多由創(chuàng)傷或靜脈血栓導致,對稱性水腫常為心源性、腎源性或肝源性全身性水腫表現(xiàn)。
出現(xiàn)持續(xù)水腫建議限制鈉鹽攝入,抬高下肢促進回流,并盡早就醫(yī)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