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初秋飲食應注意滋陰潤燥、健脾養(yǎng)胃,適量食用百合、蓮藕、銀耳等潤燥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初秋時節(jié)氣溫逐漸轉涼,空氣濕度下降,人體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皮膚干癢等秋燥癥狀,胃腸功能也易受寒涼影響。
百合富含黏液蛋白和多種礦物質,能緩解呼吸道干燥,可搭配粳米煮粥食用。蓮藕含大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生食清熱生津,熟食健脾開胃,適合涼拌或燉湯。銀耳多糖具有滋陰潤肺作用,與紅棗同燉可增強補血效果。南瓜性溫味甘,富含胡蘿卜素和果膠,能保護胃腸黏膜,建議蒸煮或做成南瓜羹。山藥含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有助于消化吸收,可切片清炒或煲湯。梨子水分充足且含有山梨醇,直接食用或蒸煮后對緩解秋咳有益。芝麻核桃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研磨后沖服可潤腸通便。初秋應減少西瓜、苦瓜等寒涼瓜類攝入,避免冰鎮(zhèn)飲品刺激胃腸。辛辣食物易耗傷津液,火鍋、燒烤等應控制食用頻率。每日飲水保持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飲用溫水為佳。
初秋可適當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鴨肉等白肉,烹調時少油少鹽。注意食物多樣化搭配,粗糧細糧交替食用,每餐保證深色蔬菜占比。脾胃虛弱者可晨起空腹喝小米粥,晚餐不宜過飽。過敏體質人群慎食海鮮、芒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規(guī)律三餐時間,避免暴飲暴食,餐后半小時內不宜立即平臥。若出現(xiàn)持續(xù)食欲不振或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排查消化系統(tǒng)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