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喝水通常有利于緩解感冒癥狀。感冒時適量增加飲水量有助于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代謝廢物排出,并維持咽喉黏膜濕潤。
感冒期間人體因發(fā)熱、呼吸加快等因素容易脫水,水分攝入不足可能加重鼻塞、咽痛等癥狀。每日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2000-3000毫升,可幫助稀釋鼻腔和咽喉部位的黏液,減輕咳嗽和鼻塞癥狀。同時充足的水分攝入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體內病毒毒素的清除。對于伴有發(fā)熱的感冒患者,水分蒸發(fā)量增加,更需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但需注意飲水方式,應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腎臟負擔。部分特殊情況下需謹慎,如心功能不全或腎功能受損患者,過量飲水可能導致水腫或電解質紊亂。感冒合并持續(xù)高熱、嘔吐腹瀉導致嚴重脫水時,單純飲水可能無法滿足需求,需配合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治療。
除飲水外,感冒期間建議保持室內空氣濕潤,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超過3天、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或嬰幼兒、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感冒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yī)評估。普通感冒通常具有自限性,配合充足休息、合理飲水及對癥治療,多數(shù)患者可在1-2周內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