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預防流感可通過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C、攝入優(yōu)質(zhì)蛋白、多飲水和適量食用大蒜等食物增強免疫力。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合理飲食有助于降低感染風險。
每日攝入足量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保證營養(yǎng)全面。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能促進呼吸道黏膜修復;全谷物中的B族維生素有助于維持免疫細胞功能。避免高糖高脂飲食,以免抑制白細胞活性。
柑橘類水果、獼猴桃、西藍花等富含維生素C,每日攝入200-300毫克可增強中性粒細胞吞噬能力。維生素C通過促進干擾素合成抑制病毒復制,但需持續(xù)補充而非臨時加量。鮮棗和番石榴的維生素C含量超過橙子3倍以上。
魚類、禽肉、豆制品提供免疫球蛋白合成原料,每日需60-80克。三文魚含有的ω-3脂肪酸能減輕呼吸道炎癥反應,雞蛋中的硒元素可提升抗體應答效率。乳清蛋白中的乳鐵蛋白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
每日飲用1500-2000毫升溫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淡綠茶中的茶多酚能阻斷病毒吸附細胞,蜂蜜檸檬水可緩解咽喉干燥。排尿量維持在每天1000毫升以上有助于毒素排出。
大蒜素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每日生食2-3瓣為宜。烹飪時建議拍碎后靜置10分鐘再加熱,以保留更多活性成分。大蒜可與橄欖油調(diào)和制成調(diào)味醬,避免空腹食用刺激胃腸。
除飲食調(diào)節(jié)外,建議保持每日7-8小時睡眠,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注意室內(nèi)通風,流感高發(fā)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肌肉酸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考慮接種流感疫苗。日常烹飪需做到生熟分開,肉類徹底加熱至70攝氏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