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梨對人體主要有補充水分、促進消化、潤肺止咳、調節(jié)血壓、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梨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等營養(yǎng)成分,適合多數(shù)人群適量食用。
梨的含水量超過80%,食用后可快速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緩解口干舌燥。梨中的天然果糖和電解質有助于維持體液平衡,適合運動后或高溫環(huán)境下食用。梨皮中的不溶性膳食纖維能延緩水分吸收,延長補水效果。
梨含有豐富的果膠和膳食纖維,能刺激胃腸蠕動,幫助軟化糞便。梨中的山梨醇成分具有溫和的滲透性導瀉作用,可緩解功能性便秘。建議連皮食用以獲取更多纖維素,但胃腸敏感者應去皮后少量食用。
梨肉中的配糖體成分能覆蓋咽喉黏膜,減輕干咳和咽喉刺激感。傳統(tǒng)中醫(yī)常用梨與冰糖燉煮緩解燥咳,其揮發(fā)性成分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風寒咳嗽或痰多者不宜過量食用生梨,建議加熱后食用。
梨是高鉀低鈉水果,每100克含鉀約120毫克,有助于平衡體內鈉離子濃度。梨皮中的蘆丁和綠原酸能改善血管彈性,輔助穩(wěn)定血壓水平。高血壓患者可每日食用半個中等大小梨,但腎功能異常者需控制攝入量。
梨所含的維生素C和銅元素能促進白細胞活性,增強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梨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減少自由基對免疫細胞的損傷。建議選擇成熟度適中的梨,避免營養(yǎng)流失,腹瀉期間應暫停食用。
梨作為應季水果可每日食用200-300克,最佳食用時間為兩餐之間。脾胃虛寒者可蒸煮后食用,糖尿病患者需計入每日水果總量。選購時注意果柄完整、無瘀傷,冷藏保存不超過5天。出現(xiàn)腹瀉或過敏癥狀時應停止食用,必要時就醫(y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