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沒熟透的雞蛋隔夜后通常不建議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雞蛋可能含有沙門氏菌等致病微生物,隔夜存放易滋生細菌,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未熟透的雞蛋蛋黃或蛋白呈半流動狀態(tài),其保護性蛋白結構未被完全破壞,無法有效抑制細菌繁殖。常溫環(huán)境下,細菌繁殖速度更快,4小時內即可達到危險水平。冷藏條件下雖能延緩細菌增殖,但無法徹底殺滅已存在的微生物。沙門氏菌感染可能引發(fā)腹痛、腹瀉、發(fā)熱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脫水或敗血癥。
若雞蛋已煮熟至蛋黃凝固,冷藏隔夜后充分加熱至中心溫度超過70攝氏度仍可食用。但溏心蛋、溫泉蛋等未全熟制品,即使冷藏后二次加熱,也難以保證徹底滅菌。老年人、孕婦、兒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應避免食用此類高風險食品。
日常建議現(xiàn)煮現(xiàn)食雞蛋,煮熟后2小時內未食用需冷藏保存。隔夜雞蛋食用前需觀察是否有異味、變色等變質跡象,重新加熱時需確保蛋清蛋黃完全凝固。出現(xiàn)腹痛、嘔吐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