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面條可通過搭配優(yōu)質蛋白、增加蔬菜比例、控制油鹽用量、選擇全谷物面條、調整進食順序等方式提升營養(yǎng)健康價值。
煮面條時加入雞蛋、瘦肉或豆制品可提高蛋白質攝入。雞蛋可打散做成蛋花或整顆水煮,瘦牛肉片需提前焯水去脂,豆腐建議選擇北豆腐等鈣含量較高的品種。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搭配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增強飽腹感。
每餐至少搭配200克新鮮蔬菜,推薦西藍花、菠菜等深色蔬菜。蔬菜應先焯水再與面條同煮,保留更多水溶性維生素。夏季可制作涼面配黃瓜絲、胡蘿卜絲,冬季建議用菌菇類蔬菜煮湯面。
拌面醬料建議用芝麻醬替代部分油脂,食鹽用量不超過3克/人份。高湯底可選擇菌菇或海鮮熬制減少鈉含量,避免使用預包裝調味料包。煎炸類面條食品每周食用1-2次為宜。
蕎麥面、燕麥面等全谷物面條的膳食纖維含量是精制面條的2-3倍,升糖指數更低。初次嘗試可先按1:1比例與普通面條混合食用,逐步適應粗糙口感。購買時注意查看配料表中全谷物占比不低于51%。
先吃蔬菜湯或涼拌菜,再食用面條主體,最后攝入蛋白質類配菜。這種進食順序能形成膳食纖維緩沖層,有效平緩餐后血糖波動。細嚼慢咽每口食物20-30次,控制單次進食量在150-200克干面重量。
日常制作面條時可嘗試用豆?jié){代替部分煮面水增加植物蛋白,煮面水保留部分用于調湯能減少營養(yǎng)流失。建議搭配3-4種不同顏色的蔬菜,每周輪換使用雜糧面條品種。餐后適當散步15-20分鐘有助于消化,避免單獨以面條作為一餐唯一主食,長期單一飲食可能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