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后幾天是排卵期
月經后7-14天通常是排卵期,具體時間因人而異。排卵期主要受月經周期長度、激素水平等因素影響,可通過基礎體溫監(jiān)測、排卵試紙等方法輔助判斷。
對于月經周期規(guī)律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若月經周期為28天,排卵期多出現在月經后第14天。周期較短如21天者,排卵期可能提前至月經后第7天。周期較長如35天者,排卵期可能延后至月經后第21天。排卵期通常持續(xù)1-2天,此時宮頸黏液會變得稀薄透明,部分女性可能出現輕微下腹墜脹或點滴出血?;A體溫在排卵后會上升0.3-0.5攝氏度,這種變化可持續(xù)至下次月經前。使用排卵試紙檢測尿液中黃體生成素峰值,能更準確預測排卵時間。
月經不規(guī)律者排卵期較難推算,可能受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影響。長期熬夜、壓力過大或快速減重也會干擾排卵。哺乳期女性因泌乳素抑制排卵功能,可能出現無排卵月經。絕經過渡期女性隨著卵巢功能衰退,排卵逐漸變得不規(guī)律。這些情況下建議結合超聲卵泡監(jiān)測確認排卵狀態(tài)。
備孕女性可在排卵期增加同房頻率,但需避免過度緊張。日常保持規(guī)律作息,均衡攝入豆制品、堅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過度節(jié)食或劇烈運動導致激素紊亂。若月經周期長期異常或備孕半年未成功,建議到婦科進行激素六項、超聲等檢查。有避孕需求者應在排卵期前后做好防護措施,短效避孕藥需嚴格遵醫(yī)囑服用。